下一代互聯網未來已來
編者按:
從人與人相連接,到萬物互聯,互聯網技術的演進正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變革。有專家表示,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將成為支撐前沿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石,有力支撐起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5G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催生出更多新業態、新應用、新場景,最終惠及每一個網民。比如,IPv6具有很好的溯源性,有助于減少網絡謠言和黑客攻擊,對于提高我國的網絡安全水平有很大幫助。此外,使用IPv6之后,用戶可以對數據進行加密,從而保護個人數據安全。
IPv6是什么?如何解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中的問題?它將給產業發展帶來哪些新機遇,又會給社會生活帶來哪些新圖景?《經濟參考報》記者對此進行了專題調研。
“未來,人工智能從你出生那天就認識你,讀過你所有的電子郵件,聽過你所有電話錄音,知道你最愛的電影……”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一書中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人工智能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人工智能、萬物互聯、大數據分析……基于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需要,互聯網體系結構的變革再次提上日程。當前全球正在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聯網產業體系,構建高速率、廣普及、全覆蓋、智能化的新一代互聯網體系。下一代互聯網體系變革將帶來哪些新圖景?又有哪些新挑戰?
社會變革:
人工智能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屏幕中與你對話的可能是“機器人客服”,新聞稿件的作者可能是“機器人記者”,快遞包裹的分揀員可能是“智能分揀機器人”。這些場景對我們已經不再陌生,從信息傳播效率的提升,到生活方式更加便捷,生產成本更加低廉,基于互聯網深度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全方位改變社會生活,給人類生活帶來更多新圖景。
隨著“互聯網+”等政策的部署和落實,人工智能技術也開始從概念走向實踐,在產業經濟領域引發變革,不斷滲透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業內人士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全方位覆蓋各領域的智能化新需求,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的出現,對經濟結構變革產生重大影響。
“如同工業時代的蒸汽機,人工智能在數字化時代的作用正日益凸顯。第四次工業革命很有可能就會是人工智能。”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譚平曾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表示,第一次這樣的工業革命的典型代表就是蒸汽機的出現,第二次則是燈泡、電力的廣泛使用,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有了電腦、互聯網,第四次工業革命很有可能是人工智能。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近日在人文清華講壇演講時談到,隨著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物聯網、機器人等新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物理空間、生物空間和網絡空間正在深度融合,引領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它的技術發展和擴散的速度,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三次工業革命遠遠不能相比的。”薛瀾說。
萬物互聯:
物聯網開啟智慧生活新圖景
百度推出自動駕駛計劃、阿里探索無人零售、騰訊聚焦人工智能……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今年召開的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上談到,互聯網企業瞄準新技術和新場景紛紛做了重大的戰略調整,布局未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新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明確了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戰略目標和時間表,著力推進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發展進入新時代。
無人駕駛、無人超市、無現金社會……得益于物聯網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老百姓的“錢袋子”也變了樣。不用自己開車,無需雇傭司機,汽車本身也是“駕駛員”。這個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已經變成現實。
“新科技發明讓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開啟了更加智慧的生活方式。”鄔賀銓談到,手機購物、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正是在“窄帶”物聯網標準出來以后,滲透到消費領域的具體應用,引領著智能社會的到來。
業內專家表示,如果說互聯網讓人與人的溝通不再受時空限制,那么物聯網則讓物物相連成為現實,從人與人,到人與物,再到物與物,萬物互聯時代正在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