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率達1.3Gbps!在5G標準完成后第一時間,愛立信、英特爾
在真正意義的首版5G國際標準(3GPP 非獨立組網標準)正式凍結刷屏之后,通信圈再次發生里程碑式的事件。
北京時間6月14日,真正意義的5G首版國際標準(3GPP 非獨立組網標準)正式凍結,而在標準凍結的第二天,愛立信和英特爾攜手中國移動研究院及江蘇公司,在愛立信北京實驗室成功完成首個符合3GPP獨立組網(SA)標準的5G新空口(NR)互通,且最高單用戶速率可達1.3Gbps。
業內專家人士向《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這是首個基于5G SA標準的異廠商互通演示的成功,也是5G產業鏈邁向成熟的又一重要標志。
1.3Gbps用戶速率
6月15日,在愛立信北京實驗室,基于愛立信5G新空口基站和英特爾5G新空口終端 (MTP)原型,愛立信、英特爾和中國移動研究院及江蘇公司三方開展了符合3GPP SA標準的5G新空口互聯互通測試(IoDT),在3.5GHz頻段的100MHz帶寬上實現了異廠商數據傳輸,實時速率最高可達1.3Gbps。
愛立信東北亞區CTO陳明認為,在短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性能對愛立信整個研發團隊來說都有很大挑戰。“幾天前,最高只能實現200Mbps速率,經過愛立信研發團隊徹夜的奮斗,在今天實現了單用戶1.3Gbps的實時速率。”陳明表示。
眾所周知,異廠商的互聯互通測試,是5G商用的基礎,實現起來十分復雜。為什么能夠在5G SA標準發布的第一時間完成異廠商互通測試?
陳明表示,愛立信作為標準化引領者,能夠對5G技術標準進行預判,從而幫助公司加速產品研發。因此,愛立信5G研發與5G標準化工作平行推進。與此同時,在3GPP凍結標準之后,愛立信全速跟進最新進展,在全體研發團隊的集體努力下,終于在標準凍結第一時間完成異廠商互聯互通測試。
“基于愛立信多年的研究和推動標準化工作的經驗,我們攜手生態合作伙伴成功完成了此次符合3GPP標準的獨立組網5G新空口呼叫,實現了5G商用道路上又一重要的里程碑。我們將攜手共進,開發符合標準且易于部署的技術,為我們的客戶和終端用戶帶來裨益。” 愛立信高級副總裁兼網絡業務部主管Fredrik Jejdling表示。
向5G商用沖刺
實際上,實現異廠商互聯互通是5G邁向商用的重要一步。
在互通測試成功現場,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指出,5G標準的準時完成,非常不容易,大家都不眠不休的進行標準討論,在3GPP R15 5G標準完成的第一時間異廠商就實現互聯互通,更是攻克了很多挑戰。
“中國移動與全球產業伙伴共同努力完成了5G獨立組網統一標準的制定,并攜手愛立信和Intel成功實現了5G新空口異廠商互通測試,這是5G標準走向產品化和商用的重要里程碑,將為中國移動5G規模試驗奠定良好基礎,助力全球5G產業邁向成功。”黃宇紅表示。
除了中國移動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伙伴——英特爾。據悉,2017年以來,愛立信一直與英特爾在5G領域開展合作,并攜手運營商在全球范圍進行5G測試。而此次互聯互通試驗中,英特爾提供了基于高性能FPGA平臺,同時支持NSA和SA,支持Sub 6G頻段,支持NR 100M帶寬,上行支持2流及256QAM高階調制,下行支持4流及256QAM高
英特爾副總裁兼標準與下一代技術部門總經理Asha Keddy表示,英特爾與愛立信、中國移動持續合作,已經實現了符合3GPP標準的5G獨立組網(SA)新空口(NR)多廠商互操作性測試,這將有助于行業展開5G新空口獨立組網的部署。隨著5G網絡部署的展開,基于英特爾技術的云、核心網、接入網和終端設備將推動新一波5G體驗的浪潮。
面向未來,愛立信和中國移動將于2018年在江蘇蘇州開展5G規模試驗,本次展示的SA互通系統將于近期在蘇州外場進行部署和調測。
可以發現,隨著5G R15標準完成,5G商用沖刺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