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如何部署邊緣云?中國聯通CUBE-Net 2.0提供新思路
6月14日,3GPP 5G NR標準獨立組網方案正式凍結,標志著全球5G商用步伐又進一步,在全產業矚目之際,運營商的5G之路也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其中,MEC作為運營商5G部署關鍵部分,也成為產業新顯學。在網絡架構轉型與VR/AR、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物聯網場景的驅動下,邊緣領域已成為運營商搶奪的新市場。
“5G業務轉型重新定義了網絡架構,敏捷開放成為關鍵能力。因此,中國聯通推出新一代智能網絡架構CUBE-Net 2.0,滿足未來智能網絡演進向云化、泛在化、開放化、智能化的需求。”在18日舉行的2018中國聯通MEC邊緣云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網絡建設部處長王常玲介紹了聯通部署MEC的經驗。
據了解,按照中國聯通CUBE-Net 2.0規劃,預計到2020年區域DC將有70~80個,本地DC將有600~700個,邊緣DC將有6000~7000個,接入局房將會更多,預計達6萬~7萬個。王常玲表示,運營商具有MEC計算網絡及整個邊緣機房基礎設施的優勢,聯通今年已經在15個省進行邊緣云試點,在整個邊緣云試點中,其中一個重點是企業私網,另外聯通還采用邊緣云來打造冬奧場館各種VR的直播。

目前,中國聯通已經開展邊緣云整體規劃,構建固移融合的邊緣云架構,進行邊緣云業務及商業模式研究。據王常玲介紹,目前中國聯通已經打造了MEC PAAS邊緣業務平臺,自主掌控,開放網絡能力,為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提供統一API。
在王常玲看來,打造一個邊緣云生態圈,除了行業因素外,還需要做強賦能的平臺,并進行積極試點、拓展商業模式。
不過,打造邊緣云產業鏈生態圈并非易事。在王常玲看來,各行業存在壁壘,對接難度高,這使得邊緣云的建立需要時間。另外產業鏈具有復雜性,可能涉及到終端設備提供商、網絡商、供應商、集成商等各個維度,所以整個產業鏈較長,且產業鏈非單純一方就可以滿足,需要整個產業鏈各端全力配合。
與此同時,網絡云化涉及網元眾多、廠家多樣、生態豐富,業務需求具備不確定性,技術迭代涉及上下協同,給邊緣云建設部署和運維管理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王常玲指出,根據聯通的探索經驗,目前邊緣云建設存在包括基礎設施如何降低開銷、如何引入邊緣云加強計算優勢、管理體系架構亟待明確等問題,這些都是未來發展中運營商需要思考的。
對此,王常玲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首先應引入人工智能,發揮邊緣計算能力;其次是賦予運維架構敏捷、智能化的能力;此外,還應明確管理體系和架構及PaaS部署能力特性,降低邊緣部署IaaS開銷。
“聯通未來的目標是全力構建邊緣生態系統,成立合作聯盟,致力于做大MEC產業,實現國際運營商‘領跑’。”最后,王常玲強調,產業生態構建非一家之功,希望產業界攜手,共同打造豐富優質的邊緣云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