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 2017專訪埃森哲:5G賦予電信運營商成為主導者的新機會
3月4日專稿(艾斯)MWC 2017已經圓滿落下帷幕。幾天的參展時間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全行業對發展5G的熱情,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當初LTE橫空出世的時候。設備商們忙著展出技術解決方案,運營商們則熱衷于演示這些技術帶來的各種應用成果,由此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幅美好的未來畫面。
不過,在埃森哲大中華區通信媒體與高科技事業部總裁黃國斌先生看來,目前電信運營商實際上還未做好真正推出5G技術的準備,時機尚未完全成熟。
“埃森哲不是一家硬件和軟件公司,我們不是在推任何一種產品,我們是看整個生態圈和消費者。如果消費者沒有這個需求,其實不是技術的問題,是消費者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5G也是一樣,我們認為,現在并沒有很好的應用去全面利用5G這樣大的帶寬。運營商也還沒有做好準備。”黃國斌在大會期間接受C114中國通信網專訪時這樣表示。
迎接5G到來運營商需做好三大準備
從很多消費者應用的角度來說,4G LTE其實已經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他們看不出有什么應用或者服務需要5G這樣的超高速、低時延,然而,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角度來看,可能并不是說要等到消費者有需求的時候再去把所需的技術推給他們,而是技術提前到來去引發行業做調整,然后也會刺激消費者去使用新技術,因此,這是一種提前做準備的過程。
黃國斌認為,電信運營商應該從三個方面去做準備,從而更好地迎接5G時代的到來。
首先是創新,并且更多的應該是集中在應用層面的創新,要去探索什么樣的應用才能帶出用戶對帶寬的需求。其次,電信運營商可以借用這個機會來重新探討自身的客戶服務是否有空間改善。他舉了兩個鮮明的例子來向我們做了說明。
現在,當我們想到客服的時候,往往會想到有問題就打電話到呼叫中心。隨著技術的演進,現在通過AI已經可以用智能對話機器人的概念進行新的客戶服務嘗試。此外,資深外勤工程師可以在辦公室或者家中,通過AR/VR技術遠程幫助那些可能無法解決問題的新手們。這既是一種員工教育的全新手段,也是一種實時溝通的工作方式。而這樣的服務或者手段在埃森哲的MWC展臺上均有展出和體現。
他強調,5G的到來,對電信運營商是一個機遇,他們可以通過對5G的準備,改善他們客服現有的挑戰。
第三,5G的到來,也可以讓電信運營商嘗試不同的商務模式。電信運營商已經習慣了每個月拿到消費者的月費,而消費者也已經習慣了按月向電信運營商付費。那么,電信運營商能否提供更多的服務,并且也以這樣月付費的模式來收費呢?這些全新的服務可能并不是源自本身的服務,也可能是跟第三方合作。
“重點是嘗試,不是說一定要做什么,5G還沒有到來,現在做好嘗試,當5G到來之后就已經知道什么行,什么不行。電信運營商往往不是以消費者服務來考量的。例如,消費者重視的是家庭安全,可能需要物聯網的備或者是娛樂方面等方方面面,而不只是簡單的語音和帶寬捆綁。如果電信運營商能夠充分利用這樣的機會,打包不同的服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為最終要解決的是為什么消費者要用5G,為什么4G LTE不足。”
5G與運營商數字化轉型密不可分
黃國斌指出,5G的到來與運營商數字化轉型密不可分,而當我們談到5G應用,必須要有一個比較有規劃的戰略主題。比如在“智慧家庭”或者“互聯家庭”概念中,就可以把視頻、家庭寬帶等不同的應用放在一起。同樣的,“社會城市”和“互聯城市”就把一些政府服務、醫療服務、交通服務、人民安全服務都放進去,這方面也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都很重視。
“5G時代的應用應該不是單方面的應用,而是需要一個大的框架把這些應用放在一起,形成體系。作為消費者,我用5G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智慧家庭,政府推5G也是因為要實智慧城市。我認為,比較大膽的做法,可能會比較有效。”他向我們介紹,國外很多城市已經開始在這方面做一些努力。
在埃森哲MWC 展臺上,我們看到了巴塞羅那在嘗試互聯城市的概念演示。基于智慧管理的戰略主題,整個城市的數據被聯動在一起,政府可以在天氣變化前提前預知到交通擁堵狀況并做好解決方案準備,市民也可以在需要幫助時很快得到來自相關部門的幫助,這一切都是依靠整個智慧城市平臺背后打通了各個垂直領域應用收集到的數據。而在5G時代,所有的一切都將是更加迅速的,無論是數據傳輸和計算速度亦或是系統響應速度,再或是通過AI進行的應用之間的協調處理。這將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那么,在這樣的案例中,埃森哲自身又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
“我們有做系統集成的能力,服務外包的能力,我們可以把不同的企業拉進來,包括電信運營商、手機終端公司、電信設備提供商,把他們拉在一起。大家想清楚要做什么,包括政府部門和醫療部門等等。當然,這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需要分很多步才能做到。我們沒有硬件、軟件,我們有的是有想法、有經驗的人,我們有不同的客戶,把這些想法放在一起創新,實施的時候也會參與,一般的實施還是跟IT和服務外包有關,埃森哲從這個角度可以幫助企業和政府實現這樣的愿景。”
5G賦予電信運營商全新機會
在過去,電信運營商在創新方面總是受制于很多因素,使其無法施展自身的想法。無論是國內還國外運營商,不管是通過嘗試設立單獨部門,還是攜手其他公司去做不同的創新活動,成功的案例都不多。但是現在電信運營商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發展慢慢地會朝另外一個方向——“怎么有一套體系來跟比較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去合作,電信運營商怎么在當中變成一個生態圈的主導者”,這是他們更關注的一點。
黃國斌表示,5G也是很好的機遇,有機會讓電信運營商重新探討在生態圈中的領導地位。
“因為4G時代,他們的很多服務被OTT公司取代了,呈現出管道化。而來到5G時代,重新探討怎樣跟OTT公司合作,怎樣跟設備商合作,怎樣跟終端公司合作,可能在當中的價值就不一樣了。終端公司都在想差異化,以前手機都是千篇一律的,現在很多手機制造商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特點,因為物聯網的關系,更多終端也出現在市場上,電信運營商現在有一個比較好的機會,使他們重新有機會做生態圈的主導者。”
同時,埃森哲認為,在5G到來后,電信運營商可以更多地考慮B2B新應用。黃國斌解釋到,B2B更多還是跟IT有關。一般我們談到B2B會想到云的方案。云的方案如果有了5G,這方面是有一定會有互補。眾所周知,越大的公司,IT系統就會越復雜,從電腦到云端再到機房服務器,如果有了5G,速度就加快了,這方面就可以有比較有效的應用,尤其是實施的應用。例如政府服務或金融服務這些對安全十分注重的領域,每一秒都很重要。在4G時代更多的還是采用固網,到了5G時代,我們的選擇會更多。
此外,5G也將使電信運營商與OTT企業的合作模式充滿了更多可能。從以往簡單粗暴的定向流量捆綁,到了5G時代,運營商與OTT企業在應用方面必須有更加深化的合作。
“例如,在在智慧家庭如果要做一套系統,我是否可以把微信也帶進去。重點是基于OTT應用給自身帶來的新的收益模式,就像如今很多城市已經普及的摩拜單車一樣,這就是一種基于微信才會產生的新的商業模式。到了5G的時代,可能有更多摩拜單車的案例會出現。這種情況會帶動新的想法,從而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出現。”
不過,在埃森哲大中華區通信媒體與高科技事業部總裁黃國斌先生看來,目前電信運營商實際上還未做好真正推出5G技術的準備,時機尚未完全成熟。
“埃森哲不是一家硬件和軟件公司,我們不是在推任何一種產品,我們是看整個生態圈和消費者。如果消費者沒有這個需求,其實不是技術的問題,是消費者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5G也是一樣,我們認為,現在并沒有很好的應用去全面利用5G這樣大的帶寬。運營商也還沒有做好準備。”黃國斌在大會期間接受C114中國通信網專訪時這樣表示。
迎接5G到來運營商需做好三大準備
從很多消費者應用的角度來說,4G LTE其實已經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他們看不出有什么應用或者服務需要5G這樣的超高速、低時延,然而,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角度來看,可能并不是說要等到消費者有需求的時候再去把所需的技術推給他們,而是技術提前到來去引發行業做調整,然后也會刺激消費者去使用新技術,因此,這是一種提前做準備的過程。
黃國斌認為,電信運營商應該從三個方面去做準備,從而更好地迎接5G時代的到來。
首先是創新,并且更多的應該是集中在應用層面的創新,要去探索什么樣的應用才能帶出用戶對帶寬的需求。其次,電信運營商可以借用這個機會來重新探討自身的客戶服務是否有空間改善。他舉了兩個鮮明的例子來向我們做了說明。
現在,當我們想到客服的時候,往往會想到有問題就打電話到呼叫中心。隨著技術的演進,現在通過AI已經可以用智能對話機器人的概念進行新的客戶服務嘗試。此外,資深外勤工程師可以在辦公室或者家中,通過AR/VR技術遠程幫助那些可能無法解決問題的新手們。這既是一種員工教育的全新手段,也是一種實時溝通的工作方式。而這樣的服務或者手段在埃森哲的MWC展臺上均有展出和體現。
他強調,5G的到來,對電信運營商是一個機遇,他們可以通過對5G的準備,改善他們客服現有的挑戰。
第三,5G的到來,也可以讓電信運營商嘗試不同的商務模式。電信運營商已經習慣了每個月拿到消費者的月費,而消費者也已經習慣了按月向電信運營商付費。那么,電信運營商能否提供更多的服務,并且也以這樣月付費的模式來收費呢?這些全新的服務可能并不是源自本身的服務,也可能是跟第三方合作。
“重點是嘗試,不是說一定要做什么,5G還沒有到來,現在做好嘗試,當5G到來之后就已經知道什么行,什么不行。電信運營商往往不是以消費者服務來考量的。例如,消費者重視的是家庭安全,可能需要物聯網的備或者是娛樂方面等方方面面,而不只是簡單的語音和帶寬捆綁。如果電信運營商能夠充分利用這樣的機會,打包不同的服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為最終要解決的是為什么消費者要用5G,為什么4G LTE不足。”
5G與運營商數字化轉型密不可分
黃國斌指出,5G的到來與運營商數字化轉型密不可分,而當我們談到5G應用,必須要有一個比較有規劃的戰略主題。比如在“智慧家庭”或者“互聯家庭”概念中,就可以把視頻、家庭寬帶等不同的應用放在一起。同樣的,“社會城市”和“互聯城市”就把一些政府服務、醫療服務、交通服務、人民安全服務都放進去,這方面也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都很重視。
“5G時代的應用應該不是單方面的應用,而是需要一個大的框架把這些應用放在一起,形成體系。作為消費者,我用5G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智慧家庭,政府推5G也是因為要實智慧城市。我認為,比較大膽的做法,可能會比較有效。”他向我們介紹,國外很多城市已經開始在這方面做一些努力。
在埃森哲MWC 展臺上,我們看到了巴塞羅那在嘗試互聯城市的概念演示。基于智慧管理的戰略主題,整個城市的數據被聯動在一起,政府可以在天氣變化前提前預知到交通擁堵狀況并做好解決方案準備,市民也可以在需要幫助時很快得到來自相關部門的幫助,這一切都是依靠整個智慧城市平臺背后打通了各個垂直領域應用收集到的數據。而在5G時代,所有的一切都將是更加迅速的,無論是數據傳輸和計算速度亦或是系統響應速度,再或是通過AI進行的應用之間的協調處理。這將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那么,在這樣的案例中,埃森哲自身又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
“我們有做系統集成的能力,服務外包的能力,我們可以把不同的企業拉進來,包括電信運營商、手機終端公司、電信設備提供商,把他們拉在一起。大家想清楚要做什么,包括政府部門和醫療部門等等。當然,這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需要分很多步才能做到。我們沒有硬件、軟件,我們有的是有想法、有經驗的人,我們有不同的客戶,把這些想法放在一起創新,實施的時候也會參與,一般的實施還是跟IT和服務外包有關,埃森哲從這個角度可以幫助企業和政府實現這樣的愿景。”
5G賦予電信運營商全新機會
在過去,電信運營商在創新方面總是受制于很多因素,使其無法施展自身的想法。無論是國內還國外運營商,不管是通過嘗試設立單獨部門,還是攜手其他公司去做不同的創新活動,成功的案例都不多。但是現在電信運營商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發展慢慢地會朝另外一個方向——“怎么有一套體系來跟比較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去合作,電信運營商怎么在當中變成一個生態圈的主導者”,這是他們更關注的一點。
黃國斌表示,5G也是很好的機遇,有機會讓電信運營商重新探討在生態圈中的領導地位。
“因為4G時代,他們的很多服務被OTT公司取代了,呈現出管道化。而來到5G時代,重新探討怎樣跟OTT公司合作,怎樣跟設備商合作,怎樣跟終端公司合作,可能在當中的價值就不一樣了。終端公司都在想差異化,以前手機都是千篇一律的,現在很多手機制造商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特點,因為物聯網的關系,更多終端也出現在市場上,電信運營商現在有一個比較好的機會,使他們重新有機會做生態圈的主導者。”
同時,埃森哲認為,在5G到來后,電信運營商可以更多地考慮B2B新應用。黃國斌解釋到,B2B更多還是跟IT有關。一般我們談到B2B會想到云的方案。云的方案如果有了5G,這方面是有一定會有互補。眾所周知,越大的公司,IT系統就會越復雜,從電腦到云端再到機房服務器,如果有了5G,速度就加快了,這方面就可以有比較有效的應用,尤其是實施的應用。例如政府服務或金融服務這些對安全十分注重的領域,每一秒都很重要。在4G時代更多的還是采用固網,到了5G時代,我們的選擇會更多。
此外,5G也將使電信運營商與OTT企業的合作模式充滿了更多可能。從以往簡單粗暴的定向流量捆綁,到了5G時代,運營商與OTT企業在應用方面必須有更加深化的合作。
“例如,在在智慧家庭如果要做一套系統,我是否可以把微信也帶進去。重點是基于OTT應用給自身帶來的新的收益模式,就像如今很多城市已經普及的摩拜單車一樣,這就是一種基于微信才會產生的新的商業模式。到了5G的時代,可能有更多摩拜單車的案例會出現。這種情況會帶動新的想法,從而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出現。”